1984年  第9卷  第2期

栏目
论文
摘要:
见电子版
摘要:
见电子版
摘要:
见电子版
摘要:
在他刚64岁的时候,肖健先生就离开了我们。去世前两天,他还同去医院探望的同志讨论工作安排和他所指导的研究生的论文。1984年2月20日下午,他的夫人和女儿去看他,由于医院不同意而未能进入病房,只得写了一张条子请医生转交到他的手中;一个多小时之后,肖先生就去世了,临终时身边没有一个亲友。是的,谁也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快地离去,虽然几个月来不明的病魔已把他本来就单薄的身体折磨得更加瘦弱。如他平日的为人一样,生怕打扰了别人,他静静地悄然离去了。
摘要:
我正在计算机终端上算题,电话里传来了肖健先生不幸逝世的消息,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临出国前,我到同仁医院去看望他,他握着我的手给我讲:“你临出国,很忙,不要再来看我了,等你回国后再见。”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成了永别。
摘要:
22/28亿电子伏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预研项目之一——能量为30兆电子伏的预注入器已于1983年9月21日调整出来。这台预注入器用宽为2.5毫微秒脉冲、流强达1安的电子枪产生最初的束流,它的加速系统由一个预聚束器、一个聚束器及一节长为3.05米盘荷波导加速管组成,用高功率脉冲速调管作为加速器的微波功率源。电子枪提供的最初束流经过这加速系统可将2.5毫微秒脉冲内的电子束聚成7个团,每束团中75%的电子又聚集在5°加速相位内,经预注入器后束流能量可达30兆电子伏,再注入到主电子直线加速器中使束流能量提高到11/14亿电子伏,通过输运系统最终注入储存环中贮存环注入电子时,预注入器只需输出1×A电子流,这电子流先加速到120兆电子伏打靶,所产生的正电子经聚焦后也经过主电子直线加速器加速达到能量11/14亿电子伏通过输运系统注入储存环内以实现正负电子对撞。预注入器的指标对正负电子对撞机性能有极重要的影响。
摘要:
近两年来,粒子物理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许多新的成果。在1983年国际轻子光子会议上报告了各种新进展,会议以后又陆续发表了一些新结果,现对粒子物理实验及理论的现状作一介绍。
摘要:
宏观世界的对称性我们是经常遇到的,如一个正方形是转动90°对称的;一个圆形是转动任意角度对称的;一个人是左右对称的;……。这些都是改变描写事物的空间方向或位置时的不变性。又如甲用某种原料在一台机器上可制造出一件产品来,换了乙同样可以制造出这件产品来,这是甲乙互换下的不变性,我们可称之为内部对称性。
摘要:
自从1963年发现晶体沟道效应以来,带电粒子与晶体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已十分活跃。随着一些新现象的发现,人们对晶体结构的特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入。许多效应在工业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带电粒子在晶体沟道中的作用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新现象时有发现。沟道辐射就是其中之一。
摘要:
补遗(紧接1983年第1期封底末行):
摘要:
1977年6月,美国政府宣布研制成功中子弹。这一新闻轰动了世界舆论,也引起了美国政府内部的一场争吵。而同时,苏联也加紧了中子弹的研制。 那么,什么是中子弹?它作为第三代核武器具有哪些特点?中子弹是如何构成的?怎样防御中子弹?
摘要:
一、引言 τ重轻子的发现经过了一段坎坷不平的历程。从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实验方面和理论上就有很多人研究重轻子的问题。 自从μ子被发现并确认是属于轻子一类以后,为什么在自然界里要有μ子的存在一直是一个谜,因为μ子和电子(e-)的区别仅仅只是质量和轻子数不同。
摘要:
——在粒子物理发展史上,某些粒子的发现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些甚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摘要:
1983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高能加速器和探测器预制研究工程(简称第一期工程),按国家“五定”核准的建设规模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工程质量总评良好。
摘要:
近年来,利用高能电子和激光的康普顿散射得到一种既有好的单色性(约1%),又几乎百分之百地极化的高能光子束,为高能核物理和基本粒子物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手段,这种光子束以它的独特的性质引起了实验工作者的兴趣。
摘要:
科学技术的进步总会给人类带来福音,物理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样推动了医学诊断技术。1972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XCT 扫描装置,从而把人类肿瘤诊断技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摘要:
几个月以前,美国联邦政府批准了在SLAC建造斯坦福直线对撞机(SLC)的计划。SLAC的所长潘诺夫斯基于九月间在北京作讲演时诙谐地宣称:“十月份,我们将‘正式’掘第一个洞。” 之所以讲“正式”,是因为SLC 的工程早就开始了。两三年以前,SLAC 以潘诺夫斯基和里克特为代表的领导人就已不惜破釜沉舟,打算从正常预算中挤出钱来建造 SLC。下这么大的决心,原因是SLC的——
摘要:
今年2月21日在高能所召开了首届甘巴拉山乳胶室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山东大学、郑州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云南大学及高能所的乳胶室合作实验工作者23人。会上报告甘巴拉山乳胶室83年度实验论文24篇,听取了理论物理工作者及日本的合作实验工作者的有关报告,参观了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乳胶室全自动测量设备及测量表演。对于实验中存在的各项问题、83年度实验方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都作了讨论。明确了今后实验数据的标准及合作原则。会议在25日结束。下届工作会议,将在明年2月举行。
摘要:
北京对撞机谱仪是一个通用的大型谱仪,它既要能测量带电粒子动量、空间轨迹,又要能够测量高能电子或光子的能量与位置。动量与空间轨迹的测量主要用漂移室和飞行时间计数器来完成的,能量与位置的测量由簇射计数器来承担。这里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簇射和簇射计数器,然后说明一下自猝灭流光放电与簇射计数器有什么关系,最后介绍一下我们正在研制的北京对撞机谱仪中的簇射计数器的情况与特点。
摘要:
中高能物理是介于高能物理和低能物理的一门科学。它既包括核物理的前沿——中高能核物理,又包括对粒子物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同时,它的研究又为新的应用如π-介子治癌、μ子自旋转动和在固体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摘要:
漂移室是七十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新型粒子探测器。它具有定位精度高、时间分辨好等优点,在高能物理实验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 最早的漂移室为平面漂移室,它有几种类型:均匀电场型、多丝型、可调场型等。其中多丝型因结构简单应用最多。图1表明了多丝平面室的结构。我们以此为例说明一下漂移室的工作原理。……
摘要:
A. 经典物理参考答案 A1. (a)系统的质心不动,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