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光源的衍射光栅制备技术

刘正坤, 邱克强, 陈火耀, 徐向东, 刘颖, 洪义麟, 付绍军

刘正坤, 邱克强, 陈火耀, 徐向东, 刘颖, 洪义麟, 付绍军. 合肥光源的衍射光栅制备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20, 32(3): 45-50.
引用本文: 刘正坤, 邱克强, 陈火耀, 徐向东, 刘颖, 洪义麟, 付绍军. 合肥光源的衍射光栅制备技术[J]. 现代物理知识, 2020, 32(3): 45-50.

合肥光源的衍射光栅制备技术

  • 摘要: 衍射光栅是合肥光源光束线中重要的分光元件。本文介绍伴随合肥光源而发展起来的衍射光学元件精密加工实验室衍射光栅制备技术及相关工作进展。
  • ① Principles of Optics: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 Seventh (Expanded) Edition, Born, M., Wolf, 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② 光学, 赵凯华钟锡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③ 周洪军, 郑津津, 霍同林, 张国斌, 戚泽明, 钟鹏飞. 计量线高次谐波的定量研究[J]. 光学精密工程, 2007(05):640-645.
    ④ 傅绍军, 洪义麟, 陶晓明, 盛六四, 张允武.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球面闪耀光栅研究[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995(03):298-301.
    ⑤ 傅绍军, 洪义麟, 陶晓明, 苏永刚. 软X射线聚焦波带片制备工艺的研究[J]. 光学学报, 1995(08):1148-1150.
    ⑥ 徐向东, 洪义麟, 霍同林, 周洪军, 陶晓明, 傅绍军, 张允武. 同步辐射球面闪耀光栅的研制[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0(02):125-127.
    ⑦ 徐向东, 周洪军, 洪义麟, 霍同林, 陶晓明, 傅绍军. 光刻胶灰化技术用于同步辐射闪耀光栅制作[J]. 微细加工技术, 2000(03):35-38.
    ⑧ 徐向东, 洪义麟, 傅绍军. 光刻胶灰化用于全息离子束刻蚀光栅制作[J]. 真空科学与技术, 2003(05):69-71, 79.
    ⑨ 徐向东, 洪义麟, 霍同林, 周洪军, 陶晓明, 傅绍军. 同步辐射Laminar光栅的研制[J]. 光学技术, 2001(05):459-461, 468.
    ⑩ 肖凯. 软X射线聚焦波带片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
    ⑪ 徐向东. 全息离子束刻蚀真空紫外及软X射线衍射光栅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1.
    ⑫ 徐向东, 刘正坤, 邱克强, 刘颖, 洪义麟, 付绍军. 用于1m SeyaNamioka单色仪的1200lp/mm Laminar光栅[J]. 光学精密工程, 2012, 20(01):1-8.
    ⑬ 徐向东, 刘正坤, 邱克强, 刘颖, 洪义麟, 付绍军.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光束线1200 line/mm光栅研制[J]. 光学学报, 2011, 31(10):66-70.
    ⑭ 邱克强. 软X射线透射光栅制作[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⑮ 干蜀毅. 真空紫外反射膜特性及相关技术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⑯ 贺胜男. 真空紫外同步辐射Seya-Namioka单色仪的多层膜光栅研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⑰ 盛斌. 利用天然氧化层掩模的真空紫外硅闪耀光栅的湿法刻蚀制作[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⑱ 陈勇. 软X射线自支撑闪耀透射光栅的制作[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⑲ 郑衍畅. 高线密度X射线自支撑闪耀透射光栅的制作[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⑳ 刘正坤. 变栅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的若干问题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㉑ 陈火耀. 软X射线全息平焦场光栅的研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㉒ 王庆博. 软X射线并联平场光栅的设计和制作[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㉓ 李媛芳. 近场全息制作软X射线衍射光栅的相关问题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㉔ Lin, Dakui; Liu, Zhengkun; Dietrich, Kay; Sokolov, Andrey; Sertsu, Mewael Giday; Zhou, Hongjun; Huo, Tonglin; Kroker, Stefanie; Chen, Huoyao; Qiu, Keqiang; Xu, Xiangdong; Schaefers, Franz; Liu, Ying; Kley, Ernst Bernhard; Hong, Yilin; Soft X-ray varied-line-spacing gratings fabricated by near-field holography using an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written phase mask, Journal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 2019, 26:1782-1789.

    ㉕ 陈上碧. 多层介质膜脉宽压缩光栅的清洗及阈值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㉖ 饶欢乐. 光束采样光栅采样效率均匀性和损伤阈值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㉗ 蒋晓龙. 强激光系统熔石英基底的处理技术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㉘ 洪义麟, 刘良保, 周小为, 徐向东, 付绍军. 用于大尺寸衍射光栅的光刻胶残余物的灰化系统研制[J]. 真空, 2008(03):25-27.
    ㉙ 董晓浩. X射线光束线仪器与条形射频源离子束刻蚀设备研制若干问题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㉚ 王旭迪. 几种光学材料的离子束刻蚀微结构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5.
    ㉛ 刘颖, 徐德权, 徐向东, 周小为, 洪义麟, 付绍军. 几种常用光学材料的离子束刻蚀特性研究[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7(Z1):536-538, 553.
    ㉜ 徐向东, 刘颖, 邱克强, 刘正坤, 洪义麟, 付绍军. HfO_2顶层多层介质膜脉宽压缩光栅的离子束刻蚀[J]. 物理学报, 2013, 62(23):169-176.

    ㉝ Xudi Wang, Ying Liu, Xiangdong Xu, Shaojun Fu, and Zheng Cui, Reactive ion beam etching of HfO2 film and removal of sidewall redeposition,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 Technology A[J]. 2006, 24(4):1067-1072.

    ㉞ 林华. 介质膜光栅:光刻胶掩模占宽比和离子束刻蚀槽深的监控[D]. 清华大学, 2005.

    ㉟ Liu, Ying, Xu, Dequan, Xu, Xiangdong, Hong, Yilin, Fu, Shaojun, Reactive ion beam etching of large-aperture multilayer diffraction gratings by radio frequency ion beam source[C], Proc. SPIE 6724, 67240K

    ㊱ 周小为. 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的离子束刻蚀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13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48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2-04
  • 刊出日期:  2020-06-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