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裂中子源上的中微子研究

    • 摘要: 20世纪以来,在全世界物理学家孜孜不倦地研究下,中微子物理和实验研究不断取得进步,共有4次重大研究进展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0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W.Pauli)为解释贝塔衰变中能量似乎不守恒,提出了中微子的概念,开创了中微子物理学。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莱因斯(F.Reines)和柯温(C.Cowan)在反应堆中第一次探测到电子中微子,莱因斯因此获得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2年,美国物理学家莱德曼(L.Lederman)和施瓦茨(M.Schwartz)等人在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利用加速器第一次探测到缪中微子,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加速器中微子束,莱德曼和施瓦茨因此获得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7年,日本神冈探测器和美国IMB探测器第一次在地球上探测到超新星中微子,开创了中微子天体物理学,神冈实验室负责人小柴昌俊(M.Koshiba)因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9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证实存在且只存在三种中微子。1998年,日本超级神冈探测器利用大气中微子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证实中微子具有微小质量,超级神冈实验室负责人梶田隆章(K.Takaaki)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00年,美国费米实验室的DOUNT实验第一次探测到陶中微子。现代中微子物理学研究表明:中微子可分为三种不同味;它们具有微小质量,几乎不受引力影响;不带电荷,不受电磁相互作用的影响;只参与弱相互作用。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所描述的不同,中微子具有微小质量,这是人们目前找到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之外新物理的重要证据,为粒子物理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激发人们寻找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建立更加完善的粒子物理统一模型。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