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物理(五)

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今日中国物理(五)[J]. 现代物理知识, 1991, 3(02): 26-26.
引用本文: 本刊编辑部. 今日中国物理(五)[J]. 现代物理知识, 1991, 3(02): 26-26.

今日中国物理(五)

  • 摘要: 1.朱伟等人提出 EMC效应新模型据《核所信息》报载,华东师大副教授朱伟,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建国,研究员邱锡钧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肇西,从1983年开始,研究核子内的夸克分布,指出EMC效应(European Muon Collaborotion)涉及到两个不同层次的夸克概念:当人们论述束缚态核子内的夸克时,指的是组份夸克(或叫结构夸克);而论述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夸克,则指流夸克.考虑到这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他们提出核内组份夸克模型的初步理论,预言核内海夸克不可能增强.其论文于1985年在荷兰《物理通讯》(Phys.Lett)发表.1986年BCDMS国际协作组在第24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所公布的实验结果表明:EMC实验组的原始实验数据在小X(Bjorken光锥变量)区的上升是错误的.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51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68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0-05-06
  • 修回日期:  1899-12-31
  • 刊出日期:  1991-04-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